吴佩孚是一只耳朵吗
不是一只耳朵吴佩孚是北洋军阀集团的后起之秀,特别是20年代以后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吴佩孚提出“救国同盟条件”这一军事密约的目的,是要“北以共同对付皖系军阀,南以排斥孙中山,镇压革命”。这一方面反映了吴佩孚的政治本质与政治野心,同时也说明他后来能成为“八方风雨会中州”的重要人物绝非偶然。蒋自强《从第一次直奉战争看吴佩孚的军事谋略》一文对吴佩孚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的排兵布阵、指挥作战等作了专门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颇著声名的军事谋略才能的一般情况。吴佩孚可以称得上是北洋军阀中最善战的骁将,被誉为常胜将军。“秀才用兵,颇用心计”,秀才出身的吴佩孚是弃笔从戎十分成功的例子之一。吴氏深明韬略,长于治军,故其所部,操练勤奋,纪律严明。绝非他项军队所能及。
不是,是两只耳朵。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谢邀,吴佩孚不是一只耳朵,他是两耳健全的军人,吴佩孚是安徽人,是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皖系著名军阀,历史上一只耳朵的名人只有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他只有一只耳朵。
不是。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蓬莱人。清末秀才。北洋军阀首领。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投天津武卫前军当兵。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测绘科学习。历任北洋第三镇参谋、营管带、炮兵第三标标统等职。
不,吴佩孚不是一只耳朵。吴佩孚(1878年-193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曾在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中担任要职。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对中国的抗日和统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耳朵的描述可能是一种幽默或误解。